诺雅旅游网。精品旅游攻略推荐!

诺雅旅游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

萍乡湘东傩面具

时间:2023-12-12人气:20
萍乡湘东傩面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湘东傩面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萍乡湘东傩面具雕刻,属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分布于该地区的麻山镇、排上镇、荷尧镇等。

有关史料记载,其传承关系可追溯到宋代,今见赖明德祖传神谱皆为宋代精品,所雕面具古朴细腻 ,工艺复杂讲究,是我国雕刻领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萍乡傩面具,原有4000多幅,现存700多幅,制作时间从元末、明清到民国时期都有,其中一具出自宋代石傩面具,为全国面具文物之独有。

自古以来,萍乡湘东称面具雕刻艺人为“处士”,专职雕刻傩面,并为面具开光、安放腹脏,有的还要担任傩班掌案人。安放面具的腹脏,即在面具的头后或背面刻出一个小方洞,洞内放入茶叶、灯芯草、稻谷等物。再以油膏密封。面具开光时,则以鸡血涂抹面具的额头和眼睛,使其成为具有生命的神灵。开光过程神圣而隆重,首先由掌案人于祠庙内请动众神,口念咒语,以“朱砂”点画面具,从眼光、鼻光、口光、耳光、手光、心光、足光、身光,到开天堂之光,最后奠酒祭文,默寄心愿。

萍乡傩面具雕刻制作技艺历来传承不绝,据说初为铜质材料,后因舞者亵渎了神灵,铜面具无法从其头上取下而遭身亡,从此人们对面具神像更为敬畏,并改以樟木等质轻耐用的木材刻制。

面具的色泽分为彩绘、单色和原色三类,彩绘颜料有金、红、绿、黄、白、黑六种。面具的功能分为供奉和舞耍两种,供奉面具厚重硕大,舞耍面具较小而轻。眼、鼻、嘴,镂透通气。面具的造型,按照人物性格的要求,以刀代笔,综合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技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众神形象,有的凶猛狰狞,有的和蔼端庄,有的诙谐幽默,无一相同。萍乡的傩面具分工明确,功能多元,最具特征的是唐宏、葛雍、周武三个主神,相传唐、葛、周三大将军,为同父异母兄弟,因父亲被鬼所杀,从此三兄弟便潜心修道,铲除鬼疫,为民除害,由于杀鬼有功于天下苍生,在商代末年被敕封为“护国佑民三元唐葛周三帝大将军”。现存二十多只唐、葛、周古傩面具的造型形态,突显出了其“驱鬼逐疫,降吉纳福”的威严。

傩面具的装饰手法,大致分为四大类型:一是耳翅着冠型,以将军面具为代表,大多为三叉式头冠,两旁刻有葵花翎毛翅,冠顶饰以悬空高耸的叉,冠面饰以虎头、人物立像,或龙凤朝阳图案。二是纱帽朴头型,以历史人物及道教小神为代表,帽子上反饰二龙戏珠或卷云纹彩,多为红色涂雕扎带,另外还有一种戴员外帽者,均为土地公。三是高发束髻型,以道教众神为代表。男性的除哪吒外,头顶皆束单髻,髻面饰有梅花状纹,女性前发出三绺,后发结束,有的插有雀型钗,少数无髻者则涂黑漆表示头发。四是怪兽型,以小鬼、开山、吹牛、牛魔王为代表,此型面具头顶两侧均饰有两支尖状角,眉心印堂处突起一块,獠牙外漏,状貌狰狞。

萍乡傩面具的雕刻,蕴含着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技艺,千姿百态的傩面具,使人获得无穷的艺术美感,展示出远古先民请神驱鬼的巨大震慑力。

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