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煎饼
最早出现在唐代敦煌的启蒙教材中,说明敦煌人在很早的时候就食用煎饼。煎饼的起源较早,在《俗务要名林》和《类书》中即有记载。因其制作简单,快捷方便,口感软糯,受到人们的喜爱。(暂无图片,欢迎提供。)(43 )人阅读时间:2024-01-23敦煌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手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敦煌手抓羊肉采用敦煌当地戈壁放养的“绵羊”中的羯羊烹制。瘦肉多,肉质嫩,易消化,无膻味。蛋白质丰富,成品,瘦肉软烂而不柴,肥肉香滑而不腻,满口肉香,回(49 )人阅读时间:2024-01-23长寿碱面
敦煌生长的一种胡杨树,当地人称“梧桐树”。树上流出的一种能食用的树液碱,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树液碱,制作成面条,特点是柔韧劲道,爽口舒胃,面条细长,厚薄均匀,汤汁鲜香,俗称“碱面”。人们每当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家人出远门、正月初七日等都要做上这种长面,象征着(43 )人阅读时间:2024-01-23月泉浆水面
据说取敦煌月牙泉之水,与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羊奶蔓蔓发酵生成的浆汁。味美爽口、清凉解暑,与面条同食别具味道,因而得名“月泉浆水面”。“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藉中即有“浆水粥”、“浆水面”的记载。古代敦煌人有粥水熬粥的饮食习俗。浆水在敦煌至少有1200多年以上(47 )人阅读时间:2024-01-23蒜仔焗金瓜
蒜仔焗金瓜里,南瓜经过烹制后不但南瓜皮没有塌,南瓜肉没有失水分变皱、变干,口感极佳。 烹调方法:焗 味型:香甜味 主料:南瓜600g 辅料:葱10g、姜5g、蒜20g 调料:盐5g、味精3g、鸡精3g、色拉油75g 制作工艺: 1、把蒜仔煸香放入沙煲底部。 2、把南瓜去瓤后切成块放入煲(41 )人阅读时间:2024-01-23长寿碱面
敦煌生长的一种胡杨树,当地人称“梧桐树”。树上流出的一种能食用的树液碱,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树液碱,制作成面条,特点是柔韧劲道,爽口舒胃,面条细长,厚薄均匀,汤汁鲜香,俗称“碱面”。人们每当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家人出远门、正月初七日等都要做上这种长面,象征着(47 )人阅读时间:2024-01-23蒜仔焗金瓜
蒜仔焗金瓜里,南瓜经过烹制后不但南瓜皮没有塌,南瓜肉没有失水分变皱、变干,口感极佳。 烹调方法:焗 味型:香甜味 主料:南瓜600g 辅料:葱10g、姜5g、蒜20g 调料:盐5g、味精3g、鸡精3g、色拉油75g 制作工艺: 1、把蒜仔煸香放入沙煲底部。 2、把南瓜去瓤后切成块放入煲(40 )人阅读时间:2024-01-23烫面油饼
据敦煌莫高窟文书P.2040卷子记载,唐五代时称为“水饼”。由“烫”好的面,经过擀薄,撒上香豆末,抹上油,烙熟。所以,口味略带甜香,酥软可口。有别于温水和面,故称“烫面油饼。(暂无图片,欢迎提供。)(57 )人阅读时间:2024-01-23月泉浆水面
据说取敦煌月牙泉之水,与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羊奶蔓蔓发酵生成的浆汁。味美爽口、清凉解暑,与面条同食别具味道,因而得名“月泉浆水面”。“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藉中即有“浆水粥”、“浆水面”的记载。古代敦煌人有粥水熬粥的饮食习俗。浆水在敦煌至少有1200多年以上(48 )人阅读时间:2024-01-23西域煎饼
最早出现在唐代敦煌的启蒙教材中,说明敦煌人在很早的时候就食用煎饼。煎饼的起源较早,在《俗务要名林》和《类书》中即有记载。因其制作简单,快捷方便,口感软糯,受到人们的喜爱。(暂无图片,欢迎提供。)(42 )人阅读时间: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