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草编、条编织品
东平县出产的条编织品,曾以编工精细、造型考究、品种繁多、质量优良而闻名于世。 东平境内河流纵横,山区广布,滩涂、坡地,多适宜灌类植物生长,阴柳、白腊等小灌木很多,条类资源丰富,产量高,为发展条编织业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条件;同时,作为农业县,我县是重要的小麦、(19 )人阅读时间:2023-12-13彭集红烧肘子
红烧肘子属蒸菜类。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形、香、味俱佳而著称。色泽枣红,形状椭圆,肉烂胶粘,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醇味美,别有风味。 肘子为猪腿,腿犹如把柄,故称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他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19 )人阅读时间:2023-12-13戴庙红焖羊肉
红焖羊肉是戴庙乡的名吃。戴庙乡地处东平湖库区,这一带土地湿润,草木丰茂,特别是有大面积的豆田,秸杆饲料丰富。因此这里家家养羊,户户放牧。是我省小尾寒羊的生产和调拨基地。小尾寒羊种群大,数量多,为制作红焖羊肉提供了丰富的烹饪原料。 戴庙的红焖羊肉,肉质鲜,味(18 )人阅读时间:2023-12-13盐水蜗牛
东平县水资源丰富,水域广阔,螺类水生动物很多,著名的如东平湖中华田螺(俗称“蜗牛”)。螺肉自然也成为东平饭桌上的名吃之一。 蜗牛,《山海经》谓“仆累”,《三苍》云“小牛蜗”,《名医别录》叫“山蜗”等,俗称“山螺”、“蜗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生存于阴暗、潮(17 )人阅读时间:2023-12-13大羊展家清真牛肉
明朝正统元年(公元1346年),我县回族人从北京春树胡同南迁落户而来,因回族都有从事经商的习惯,几百年来,回民们一直由阿訇按照伊斯兰教屠宰法从事牛羊屠业。我县有悠久的养牛历史,是省鲁西黄牛繁殖基地,种群多,存栏量大。特别是鲁西黄牛,膘肥体壮,肉质细嫩,为回民群众制作(18 )人阅读时间:2023-12-13州城小磨香油
州城是一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历史上曾经名品荟萃,小磨香油即是其中之一。较为有名的是西门街王氏小磨香油,已祖传数代,解放前曾在西厦门北路东开店经营,因其货真价实,名声波及梁山、汶上、平阴等周围数县。建国后,经营小磨香油的家庭作坊曾一度沉寂,改革开放以来,(21 )人阅读时间:2023-12-13东平清蒸湖蟹
-卢纯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第一”。含黄伯,就是指的螃蟹。螃蟹有多种食用方法,可红烧、可腌制、亦可清蒸。 东平湖荡众多,盛产大螃蟹,闻名省内外。每年秋风送爽之时,正是湖蟹上市之际。湖周围鱼市上,到处可见肥大的螃蟹。此时是吃湖蟹的好时机。清蒸湖蟹,为我县(17 )人阅读时间:2023-12-13翻白草
别名老鸹枕头。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县大清河以北山区,以接山乡牙山、东平镇白佛山一带为最多。上世纪六十年代,接山乡下套村有的农民,采此药卖钱为孩子交学费,每天可采十几公斤之多。县药材公司每年收购量约1000公斤。这种药草常与其它草类混生于山(15 )人阅读时间:2023-12-13酱汁鲤鱼
酱汁鲤鱼是我县沿湖乡镇食用和招待客人的常见菜,其基本做法是:取重约1公斤的湖产活鲤鱼一尾,清洗、刮鳞、去鳃、扒内脏,在鱼脊两侧打刀滚花,用十三香、料酒等佐料入味。锅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八成热,油炸鱼至金黄色时捞出。锅内留底油,以葱段、姜丝爆炒,加甜面酱(17 )人阅读时间:2023-12-13大清河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郎、木山药、奶汁草。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生于山坡草地,沟旁崖边,全县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年收购量约1万—1.5万公斤。 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基生,排列成莲座状。早春及晚(17 )人阅读时间:2023-12-13